当前快讯:【盛会观察】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022-10-19 07:55:51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我省部署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积极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资料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我省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以建设“三公里”就业圈、“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省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力争2022年40%以上、2025年70%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对此,二十大代表谭艳芳深有感触:“事无大小之分,职无贵贱之别,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合理有序的就业环境。”谭艳芳表示,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她将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奉献,持续做好传帮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带动更多人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

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有效缓解“停车难”

“停车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年,我省实施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优化停车设施布局,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突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重点,有效缓解“停车难”。

根据我省《便民停车行动方案》,今年,全省计划新增城市停车泊位40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到2025年,全省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以上。

《便民停车行动方案》提出,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管并重、集约发展,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实现停车设施供给明显增加,“停车难”问题明显缓解。

让人民群众方便停车,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温度。“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既要挖掘增量,又要盘活存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贺懋燮表示,各地要坚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通过新增、挖潜、共享等多元化停车资源开发建设模式,结合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增加有效供给,确保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二十大代表陈青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停车难”问题的解决,今年将便民停车行动作为10项暖民心行动之一全力推进,许多市民也感受到了“停车难”的缓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大措施力度,通过科学规划,用好有限的公共资源,因地制宜新增停车位,加快推进城市“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营造群众健身氛围

我省高位推进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聚焦群众关切的身边健身设施、健身步道、资源统筹、健身氛围发力,以小切口、接地气的方式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人民满意的体育。

计划到2023年,对全省已配建健身设施的小区和所有行政村的健身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提升,对未配建健身设施的小区进行配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实现城市步道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局面。

省体育局局长李军表示,增加体育设施供给,完善小区健身设施,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推动城市公园步道系统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形成立体化步道网络,丰富群众综合健身空间。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利用城市空闲地、老旧厂房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 “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体育场地“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新建学校按开放条件设计、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全民健身,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增强群众健身意识,营造群众健身氛围。”李军说,我省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四进”(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逐步推广健身项目,组织赛事活动,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形成人人爱健身、会健身、享健身、科学健身的良好氛围,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

“作为一名竞技体育人,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推动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特别是希望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精神,能更好地鼓舞青少年,为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供帮助,让他们更多地接触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二十大代表孟苏平说。她表示,要不断适应新时代体育工作需要,带动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力争向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人才,让更多安徽运动员为国争光,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范克龙 张岳 张理想 李浩)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