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明中都】接力守护,明中都掀起“盖头”

2022-04-07 08:11:10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4月的凤阳,顺着皇故城南北两段城墙走走,你能看到盛开的鲜花、漫步的游人,还有城墙外远远摇曳的风筝。斜阳草树,巍巍宫阙都作了土,已被雨打风吹去……

50多年前,一位远道而来的历史学者曾经用步数测绘这段城墙。城墙之上,断壁残垣;城墙之下,湮没的历史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他希望通过扎实考察与案头研究,还原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明中都。

196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8岁的年轻学者王剑英被下放到凤阳“五七干校”,重新聚焦、“发现”了明中都皇城,对明中都的重新认识和研究由此肇始。此后数十年间,三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坚守奋斗、挥洒汗水,努力将这座湮没在历史云烟中的皇故城,清晰地呈现给后世。

一个人寻访一座城

“每逢星期天,便身背水壶,带点馒头咸菜,清晨就骑车出门,到处寻访遗址、访问群众、测量绘图,至晚方归。”当时同样在凤阳、研究凤阳花鼓的夏玉润回忆王剑英实地考察明中都时的情形。

单枪匹马的野外作业是艰辛的,但对于一位心怀热爱的学者来说,却并不枯燥。在著作《明中都研究》中,王剑英写道:“初步方位确定,我开始测绘明中都地图,最短的用钢尺,长的用头上缺了3米、仅有27米长的皮卷尺,再长则用自行车……有的特殊地方还要用步测。最后,终于测绘成了一幅明中都遗址复原的平面图。一年后,在蚌埠建设局找到地图,与我用土方法测绘出的地图几乎一样,点位也一样。我高兴极了。”

1969年至1975年间,王剑英艰难跋涉、躬履田亩,对中都遗址进行全面调查。1981年,结合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他再次对中都城进行了更全面、细致的考察和翔实的遗迹测绘记录。

他“对中都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很熟悉”,遗址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件遗存,他都“细细地、逐块地踏实察看”;深入群众中进行线索寻访,仔细辨别、去伪存真;并对明中都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历史记载的角度详细考证明中都的选址、营建过程、城市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历史变迁。

以历史记载对证实际遗存,以实存景物纠正记载错误,王剑英不懈努力,让中都城的壮丽奇观逐渐得以真实展现,他先后出版了《明中都》和《明中都遗址考察报告》等。这些著作和相关论文,后来被一并收入了《明中都研究》这部著作。

在他的笔下,中都城的建造凝结了“百工技艺”:“中都城当时是那样的精雕细刻,巨大的蟠龙石础,雕了龙凤的石柱、石栏,连阶石也全都是雕了花饰的,它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最为华丽、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他绘制了《明中都总图》《明中都遗址示意图》等50余幅图,在介绍中国历代都城遗址的著作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他在书中提醒后人:“尚埋在砖砾土堆之中的须弥座和石雕,更应坚决保护。”对于存疑的问题,他多次提到,“有待考古发掘工作来完成”。

三代人守护明中都

1973年4月,当王剑英前往明中都实地考察时,凤阳县人陈怀仁刚刚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陈怀仁后来回忆:“正是这位老师,把我带进了研究凤阳历史文化的大门”。此后数十年间,陈怀仁成为明中都的知名保护者、研究者与“发言人”。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剑英带领团队精细绘制的遗迹线图、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为明中都考古奠定了深厚基础。1982年、1983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凤阳县文物管理所、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对部分宫殿遗址进行勘测和发掘,对部分门址及金水河故道进行勘测。199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凤阳县文物管理所对皇城及皇陵享殿等遗址进行勘测和发掘。

怎样将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社会,让这座故城以崭新姿态走进当代?此后的1999年至2002年,陈怀仁协助凤阳县委、县政府申报“明中都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他的呼吁得到让人欣喜的回应,凤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多次进行修编,提出了“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明中都大遗址保护真正融入了凤阳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理念。

2003年10月、11月,考古发掘外金水河、御桥和承天门遗址。2007年5月至7月,考古调查和勘探中都城禁垣以西西安门至涂山门两侧及钟楼遗址等。2012年9月,钟楼遗址得到勘探发掘。2013年,乔涧子遗址探得窑址34座……

30年过去了。这些看起来零散的、发掘面积不大的考古工作,获得了喜人成果。宫殿、金水桥、承天门的发掘初步确认了遗址地下保存情况,初步判断其边界和形制。明皇陵享殿发掘明确了享殿的开间、布局,钟楼的勘探、发掘确定了钟楼台基的位置、尺寸……

2013年,明中都皇故城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明中都考古发掘迎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山东大学、故宫博物院合作,对明中都遗址的城垣、城门及中轴线上的重要遗址展开连续发掘。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志与队员们一起,以“最小面积”“最少破坏”“展示优先”的发掘三原则,摸索建立了一套适应明中都遗址特点的发掘方法。2017年12月,明中都皇故城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时间到了2021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发掘前朝宫殿遗址和涂山门遗址,获得备受考古学界瞩目的重大成果,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安徽大遗址考古时隔12年,再次上榜这一重要榜单。

大遗址考古揭示历史价值

数十年间,从这座城址考古中不断传来新发现,一次次证实和丰富了王剑英之前的研究成果。

王剑英在著作中提到,“明中都,要从历史的长河中,从遗址的宏观中,去理解、掌握、保护和利用。它是中国的,也许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空前绝后的完整的都城遗址,是祖国的瑰宝”。他明确指出,明中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中都的建筑,有不少“是学了元大都”,营建中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后来改建南京,营建北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中都城论及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主题思想、规划设计理论、布局特色、传承关系等,充分阐述了中都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这一系列重要阐述,极大地推动了明中都遗址后续的保护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与数十年间考古发掘收获相互对照,让学界对于明中都有了全新、全面的认识。

考古学家孟凡人认为,明中都的形制布局,宫城皇城的规制和配置,承上启下,开一代新制,至关重要。因而明中都就成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形制布局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不可替代的主要环节之一。

考古学家刘庆柱指出:“明清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掘与研究中的‘终点’是明清都城。”明中都处在明清都城制度的起点,是关键节点性遗址。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提出,明中都遗址承上启下,生地起建,是古代都城规划思想的一次理想化实践。其内在的规划和营建制度为理解明初历史事件提供了新视角,建筑形制、技术工艺也为建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记者 晋文婧)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