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这一年·2021年终报道】小辣椒“点亮”火红日子
冬闲人不闲。浇水、施肥、除草……12月11日中午,临泉县滑集镇南杨小庄村村民马绪丽刚放下饭碗,就直奔自家的蔬菜大棚,精心打理刚冒出芽的小青菜。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小青菜长势喜人,她脸上露出笑容,显得对未来满怀憧憬。
“这个棚刚刚收完辣椒,现在又种上小青菜。这一棚小青菜能赶在春节期间上市,会有千元的收入。”马绪丽乐呵呵地说。
大棚是个宝,四季都出苗,市场需要啥,大棚就种啥。天天忙得不可开交,马绪丽却觉得这样的日子有奔头,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
以前的马绪丽总是耷拉脑袋,日子过得打不起精神。原来,马绪丽一家6口人,婆婆、丈夫和她都有身体残疾,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贫穷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任凭怎么努力,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2014年,马绪丽一家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村干部帮助下,丈夫郭金龙被介绍到上海务工,全家也于2016年顺利脱贫。
摘下贫困帽,如何迈步奔小康?看着街坊四邻的日子越过越好,马绪丽在暗暗盘算。他们村离“辣椒之乡”会龙镇较近,那里的小辣椒卖得红红火火,批发商遍地都是,种辣椒肯定不愁销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午收过后,南杨小庄村集体流转16亩土地,新建了8个大棚还没“找婆家”。马绪丽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坦言自己想承包大棚种辣椒试一试。
“她曾是贫困户,还有点残疾,要是她能种好辣椒,对其他村民也是一个激励。”村支部书记马具广建议她承包4个大棚,说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承包给他们,减轻他们的投入成本。
马绪丽很感动,但又不敢迈大步,手里的“本钱”都是一分一分攒来的,赔不起。思前想后,她承包了2个大棚,全家总动员,平整土地、安装滴灌、铺设薄膜,在一家子辛勤的汗水和期望的目光中,延秋辣椒的苗子种下了。
经过精心种植,马绪丽家的辣椒成熟了。那阵子,辣椒的香味和马绪丽的笑语融在一起,一家屋里屋外充满欢乐和幸福。
采摘前一天,马绪丽先到会龙镇辣椒批发市场逛了一圈,打听到当天辣椒的批发价格在每公斤3.6元至4元之间。第二天,她拉着货进了批发市场,没想到批发商给出每公斤4.6元的价格,又长又直的精品辣椒成为批发市场里的“香饽饽”。
两棚辣椒卖了2.2万元,不仅收回了成本,还有几千元盈余。虽然挣了钱,马绪丽还有些“懊恼”。“当初要听马书记的话就好了,承包4个大棚,现在的日子就更红火。”马绪丽告诉记者,她准备年后再流转几亩地种植露天毛豆和辣椒。
小辣椒“点亮”了火红日子,马绪丽一家种植有盼头、销售有赚头、生活有甜头。丈夫郭金龙回到了家乡,一边在一家电商企业上班,一边在大棚里辛勤劳作,两口子凭借勤劳奔小康。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阜阳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阜阳市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新认定10个市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4个第二批市级长三角示范创建基地,累计发展10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00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群众5.2万户,9.2万名脱贫群众继续实施特色种养业自种自养项目。(通讯员 杨燕 记者 张岳)
标签:
为您推荐
-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2021-09-18